美得一塌糊涂,评贾浅浅诗歌致遥远的你
原文: 致遥远的你 文/贾浅浅 1 这里的黄蝉和朱樱花代替了北方 睡意正浓的腊梅 芭蕉叶每晚都抱来星星 世界着手为他们设置陷阱 听说猫山王榴莲可以击退残留的睡意 灯光制造出一个虚假的白昼 楼下有人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2 一觉醒来,阳光染红了羊蹄甲树梢 透过纱帘的缝隙系在我的脚踝 是拂晓时的丹霞地貌 也如幽潭里落入一片树叶 那是你的呓语吗 3 抚仙湖上有海鸥,全是白色的信纸 风很大,吹得湖对面三层小旅馆的 凉台上晾晒的白色床单上下飞舞 整个白天人们不知所踪 橡子从橡树上一颗颗蹦落 我们努力登船,船还是和浪平行 随波逐流的危险就是会翻船 好处也许我们会沉入湖底神秘的古王国 一个浪打来,它试探我接受袭击的反应 我在想象湿漉漉的裤兜蹦跳出许多—— 抗浪鱼,它们翻着眼珠 说出我底裤的颜色 4 彝族山寨里一位头戴花环的阿诗玛 紧挨着另一位阿诗玛而坐 是两条潺潺流动的溪水清澈见底 她们没有像二月的山茶花,如此热烈地 大笑或是交谈 只是安静地坐在粗布单子的条纹上 一个在翻看手机中的视频 一个在拿着小镜子描眉 两双如此专注的眼睛,多么像山谷里 跌跌撞撞的回音 她们需要感知世界的边缘如同正在遨游的两只海豚 解析 这篇诗歌描绘的是初春,诗人来到云南玉溪抚仙湖一带游玩采风的一段经历,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与抒怀。诗题《致遥远的你》并非特指一个人,而是对遥远美景的深深致意。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这里的黄蝉和朱樱花代替了北方睡意正浓的腊梅/芭蕉叶每晚都抱来星星/世界着手为他们设置陷阱/听说猫山王榴莲可以击退残留的睡意/灯光制造出一个虚假的白昼/楼下有人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南方春早,云南地处亚热带。黄蝉和朱樱花作为外来热带花卉,中国南方多有栽培,但无疑在云南开得最好。当北国腊梅睡意正浓(还没开放),云南已是香气夺人。因为天气晴好,芭蕉叶每晚都有星光莹照,这里“陷阱”一词意蕴深邃,有“温柔的陷阱”之意。而对猫王山榴莲的垂涎让人睡意全无,灯火辉煌,亮如白昼,一曲款款传来的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让人陶醉。 第二段:“一觉醒来,阳光染红了羊蹄甲树梢/透过纱帘的缝隙系在我的脚踝/是拂晓时的丹霞地貌/也如幽潭里落入一片树叶/那是你的呓语吗”。 晏睡醒来,太阳已经窜上羊蹄甲树梢。阳光系在脚踝,说明红日已高。云贵高原特有的丹霞地貌,即像“幽潭里落入一片树叶”,又像“你的呓语”,这里用到了连喻,相当高妙! 第三段:“抚仙湖上有海鸥,全是白色的信纸/风很大,吹得湖对面三层小旅馆的/凉台上晾晒的白色床单上下飞舞/整个白天人们不知所踪/橡子从橡树上一颗颗蹦落”。 黑格尔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诗人海子曾把海鸥比作“上帝的游泳裤”,而在这里,诗人把它比作“白色的信纸”,都是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并由此远眺对面风中“凉台上晾晒的白色床单上下飞舞”,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关联,无缝链接,自然过渡。“整个白天人们不知所踪”说明大家都出去游玩了,“橡子从橡树上一颗颗蹦落”,暗衬作者此刻闲适的心情,也只有如此之闲,方才看见“橡子从橡树上一颗颗蹦落”,此中没有落寞之情。 “我们努力登船,船还是和浪平行/随波逐流的危险就是会翻船/好处也许我们会沉入湖底神秘的古王国”。湖上风浪很大,船与浪平,抚仙湖最深处达米,是中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湖泊,年考古发现湖底有旧城遗址,故作者才有此说。 “一个浪打来,它试探我接受袭击的反应/我在想象湿漉漉的裤兜蹦跳出许多——/抗浪鱼,它们翻着眼珠/说出我底裤的颜色”。这是作者的一种俏皮说法,暗示虽有惊险,但心情相当不错! 第四段:“彝族山寨里一位头戴花环的阿诗玛/紧挨着另一位阿诗玛而坐/是两条潺潺流动的溪水清澈见底/她们没有像二月的山茶花,如此热烈地/大笑或是交谈/只是安静地坐在粗布单子的条纹上/一个在翻看手机中的视频/一个在拿着小镜子描眉”。这里用了细节描写,用溪水的清澈安静来比喻眼前的两位彝族美女(阿诗玛),并用山茶花的热烈奔放来想象她们大笑或交谈的样子,一实一虚,互映互衬,新颖而巧妙,生动又传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常说写诗需要技巧,技巧就在这里。 “两双如此专注的眼睛,多么像山谷里/跌跌撞撞的回音/她们需要感知世界的边缘如同正在遨游的两只海豚”。一个描眉一个看视频,都那么专注。汪国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许对她们来说,离开这个司空见惯的地方,尽管会有些磕碰纠结(山谷里跌跌撞撞的回音),但她们更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hy/12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得一塌糊涂,评贾浅浅诗歌致遥远的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