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物候变化

蚯蚓结

天寒地冻,古代人在这个时节看不到蚯蚓活动的迹象,这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不说“蚯蚓看不见”,而说“蚯蚓结”,就很有意思了。古人觉得蚯蚓在冬季,会团成一团蜷缩在地下,就像彼此打了结。而且这个结到夏天还不一定能解开——在古人眼中,有时候蚯蚓打的结,会直接变成一种植物:百合。百合地下的鳞茎,曾经被认为是蚯蚓变化而来的。如今我们当然知道这并不靠谱,但古人的想象力可是很丰富,不但有蚯蚓变百合,贝壳也是会聚集成结的。贝壳聚集起来,就成了一种可以当作药材的植物:贝母。贝母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麋角解,水泉动在冬季,麋鹿的鹿角会自然脱落。夏至时,有一则物候变化叫做“鹿角解”,说的是梅花鹿的鹿角脱落。冬季落角的麋鹿和夏季落角的梅花鹿,都体现着古人对于“阴阳”的重视:麋鹿大都生活在水泽湿地,性属“阴”,所以在冬季“阴气”最旺盛的一天落角,说明“阳气”要渐渐回来了。同样,所谓的“水泉动”是说,泉水重新涌动了,这也象征着冬季万物终结的状态,正在被慢慢打破。

ForFun

冬至时节,在我国中部和北部,想要赏花只能看看室内的盆栽了。虽然如今有不少新优花卉在这个时节开放,可供观赏,诸如蝴蝶兰呀,丽格海棠呀,但不得不提到有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是从古至今都为人喜爱的。这就是瑞香。瑞香的花为紫白色,并不十分艳丽,却有着浓郁的香气。古人欣赏瑞香的习俗是从五代至北宋年间开始的,相传在庐山有一间僧舍,屋外栽种着奇异的花卉,南唐后主李煜命人专程前往,剪下枝条带回宫中栽种,并赐名为“蓬莱紫”。这便是瑞香成为流行花卉的起始。故事越传越神奇,后来就成了僧人在睡梦中闻到花香,醒来一看,此花凭空出现,所以起名“睡香”,又以此为花中祥瑞,才称之为瑞香。由于是花中新贵,宋朝人非常喜爱瑞香,在品评名花的时候,把它列在最高等级,和牡丹等花卉齐名。南宋诗人王十朋在《瑞香花》一诗中说:“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遇清芬。”在冬季开花,植株稍可耐寒,花又有香气,这都成了瑞香品格高洁的象征。苏东坡说它“君持风霜节”,杨万里说它“侵雪开花雪不侵”,都是因为此花恰好在冬季开放。其实瑞香的气味相对浓郁,到了明清两代,就有人明确指出这种花香不够清雅,若是栽种瑞香,其他花卉反而受其抑制。明朝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书中说瑞香道:“枝既粗俗,香复酷烈,能损群花,称为花贼。”不过直到如今,瑞香还是冬季的常规花卉,而且所谓“瑞香花金边最良”,叶片边缘有金边的品种,叫做金边瑞香,是如今的常见冬花。至于瑞香的气味,则确实和其他香花不太相同,像是掺了姜的洗发水香味。至于是不是让人欢喜,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了。至于在南方,冬至时节依旧有花可赏,此刻在华南最常见的花就是羊蹄甲,也就是俗称的“紫荆花”。南方常见的羊蹄甲有三种,开花或是紫红色,或是淡粉色,外国人说这类植物像是树上开着洋兰花,而中国古代则称它们为粉蝶花,像是一树粉色蝴蝶。

DoWhat?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天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将冬至这一天当作了非常重要的日子,甚至称之为“冬至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这一天都有事要操劳:帝王要在冬至来祭天,相传这是来自于轩辕黄帝在上古时冬至“推策”的典故。所谓“推策”就是占卜,以此来预知此后一年的吉凶。后来在《周礼》中,则记载帝王要在圆形的土丘上祭祀。至于寻常百姓,虽然不用祭天,却要在家祭祀列祖列宗。古时民间各地,冬至祭祀的风俗也略有不同。比如杭州府,又要祭神,又要祭祖,不但要摆上专门的牺牲和果品,还要用红小豆煮饭,用新米蒸成米糕,用炭火烤栗子,以供人们在冬至时节享用。相距不远的萧山,则是各家用糯米粉为外皮,内裹肉馅,蒸熟后用于祭祀,祭祀完毕,人们也跟着开宴。广州顺德县的风俗,是用鱼、腊肉、干贝等,用类似打边炉的吃法来食用。由于冬至是全年里“阴气”最盛的一天,古时的习俗里也有“扶阳”,也就是希望“阳气”回转。比如在河北南皮县,扶阳的具体做法是“冬至互相拜贺拥炉会饮”,靠暖炉、温酒和聚会聚集“阳气”。扶阳后来也转变为“迎阳报本”,也就是向师长行礼。在福建的福州府、福清县等地,扶阳的方式是用米粉制作团子,象征“阳气”,又有团圆的寓意。冬至还有两种重要的食物,其中一个就是红小豆粥。相传在上古神话里一头撞倒了不周山的共工氏,有个儿子叫“不才”,他在冬至这天死掉了,就化为了厉鬼,但他害怕红小豆,所以民间就在冬至这天喝红小豆粥,来驱散鬼魅之气。宋代张鉴编写的《赏心乐事》一书中,则写出了冬至另一个重要的食物:冬至节要吃馄饨。在古时的中原地区,冬至的民间风俗不但要吃馄饨,还要用馄饨祭祀,取“开辟混沌”之意。后来由馄饨的做法渐渐演化出了饺子,所以这一风俗也就变成了冬至吃饺子。但饺子没有“开辟混沌”的谐音,民间就根据饺子的形状像耳朵,新编了个说法,号称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除了饮食,冬至也有个重要的事要做:填写“九九消寒图”。由于冬至之后开始“数九”,数着日子等春天,就成了文人们的游戏。“九九消寒图”就是找九个字,每个字都恰巧是九划,每天描上一笔,凑够八十一天,比如最常见的选字用句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此外,古时北方也就画梅花的做法,“画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尽,则春深矣”,用点染梅花花瓣,来代替描字。

MetroRadio×果壳物种日历

联合奉上节气大餐

FindMorein

往期精彩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

Get了,节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hy/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