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应届月薪就达11万香港中文大学毕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unittown.com/m/ 香港各高校的毕业生去向是小职君一直在做的一个专题,今天要介绍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去向。 在这篇文章中,你将会看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校概况及届(最新)本科生的 毕业去向 行业分布 就业领域 薪资待遇 找工作过程 及届(最新)研究生的 行业分布 就业领域 香港中文大学于年合并香港高等学校而成立,并于年开办香港首间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香港唯一采用书院联邦制办学的大学,现共有9所成员书院及8所学术学院。中大的创立打破了英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惯例,并成功掀起香港年代的“中文运动”,具历史及时代意义。 在官方的简介中,对中大有这样一段描述: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中文大学这个名字并不是白叫的,人家确实是靠这个起家的。 虽然最初的大学条例将中文列作指定教学语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语教授,只有某些部门同时提供粤语及标准汉语指引。 中大校园 图片来源:戴继志中大校园景色作品 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广阔,景色优美,也是亚洲最美的校园之一。已故诗人余光中曾任教中大,他在《春来半岛》一文中写到: “春天鲜花盛放,中大草坡上杜鹃一片迷霞错锦,看得人心都乱了”; 他研究室窗下的宫粉羊蹄甲, “雨中清鲜,雾中飘逸,日下则暖熟蒸腾,不可逼视,整个四月都令我蠢蠢不安。” 图片来源:戴继志中大校园景色作品 中大的校园面积有.7公顷,是香港面积最大的高校,大约相当于2.3个科大或者8.6个港大。校园依山而建,远眺吐露港。Instagram打卡圣地合一亭,“天人合一”的景致不必多说,另外清雅荷塘,苍郁老树,幽静庭院,翠瓦丹柱的亭台,各种景物也是诗人的灵感之源,也是中大学生潜心修学的好地方。 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是全港唯一设有书院制度的大学,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和职员都有所属书院,只有研究院独立于中大书院制。成员书院共有九间,包括:中大创校前成立的崇基学院、新亚书院和联合书院;年创立的逸夫书院;以及于至年新增的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 图书馆系统 香港中文大学拥有香港各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系统,共有7个图书馆构成,个座位,馆藏超过万册。 大学图书馆 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 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 联合书院胡忠多媒体图书馆 李炳医学图书馆 建筑学图书馆 利国伟法律图书馆 世界排名 中大倾向于不刻意管理学校来追随一些非学术私企商业QS、THS、USNews等排名,因此也导致这些报刊排名将中大排得偏低。实际上这类非学术而带商业性的排名的影响较大,所以中大这种‘清高’理念也受到了相当的非议,但中大前任校长刘遵义和沈祖尧仍然认为: “每一个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然后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单去追求排名。” 届本科毕业生去向 在届的毕业生中,选择就业及继续深造的同学还是占了大多数。深造比例相较届没有变化,已就业的人数则比上一届(79.3%)低了近2个百分点。除去77.5%已就业和18.2%的深造比例,还有2.6%的同学依旧在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只有1.7%的毕业生返乡或是没有就业。 行业分布 就业的行业也还是四个大类,去商贸组织的人最多,达到64.7%。去社会公共组织以及教育机构的人数分别占了17.8%和14%。尽管香港政府部门的待遇非常好,但是毕业后去政府机构的人却是最少的,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应届生开放的职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着中大强大的学术背景做背书,可能大多数同学志不在此。 主要的职业领域 作为全港唯一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专任)驻校任教的大学,也是唯一一所具有获得菲尔兹奖、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国际顶级奖项校友的香港高等学府,中大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及“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毕业证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长处。 11%的毕业生从事了医疗健康行业,接下来是信息科技(10.6%)和教育(9.0%)。香港教育界的薪酬一向不低,届从事教育业的比例也比上一届上升了1.4%。反倒是在香港一直很火热的银行和金融业的从业比例下降了1.4%。并且今年sales和marketing也不再是中大毕业生的主流就业方向,取而代之的是科研工作。看来中大本科毕业生在做择业时非常的理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薪资待遇 接下来是大家最最关心的薪资,中大届本科生的平均薪资为HK18,,与15届相比上涨了HK,涨幅不高。薪资的中位数仍为HK16,与上一届相比没有变化。 政府机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HK28,,毫无意外在各行业中拔得头筹。尽管行业分布上显示,去政府机构任职的人数是最少的,而他们的薪资却遥遥领先,果然“人”也以稀为贵。 其次是社会公共组织,中位数也达到了HK21,,尽管相比上一届下降了近4元,仍然高出了第三名一大截。工商业可能由于企业繁多,中资外资港资的企业都有,各个地区也有不同的薪酬福利不同岗位薪资也是参差不齐,所以在外人看来一向高收入的工商业,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只有HK15,。 教育行业的薪资也没有平时认知的高,仅达到HK15,的水平,但已经比大多数应届生高很多了!整体的薪资中位数为HK16,,朝着这个目标,小职君还得再奋斗两年! 每年中大都会出现大神级的人物,应届的薪资就可以超过十万港币。届的大神已经达到11万了!请问这样的工作哪里找! 找工作的过程 工资虽高,但中大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也还是很踏实。平均需要投17份简历,投到第5次的时候才能获得面试的机会。最后到底做什么工作,基本上都是从两个offer中进行抉择。到了9月底的时候,近90%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 中大的毕业生,学历素质能力样样都拿得出手,即便如此,找工作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其实也需要“好事多磨”。所以啊,投简历没回应时不要太早灰心,付出行动就会有收获。 图片来源:戴继志中大校园景色作品 研究生毕业去向 中大很贴心地把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和本科生分开进行统计。众所周知,内地生赴港读研是一大趋势,港校的研究生群体中,内地生的人数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中大研究生的去向,小职君觉得大致上就是内地毕业生的去向。 43.9%的毕业生选择了留港工作,而上一年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港,而相对应的就是Others这个去向占了总数的40.3%,相比上一年的33.6%增加了7%左右。看来内地同学在读完一年研究生之后回乡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中,对工作性质进行了fulltime和temporary的区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内地研究生找工作的效率确实没有本科生那么高,所以可能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先找份temporary的工作积累些经验。 继续进修的人占11.2%,已经读到硕士学位还要再继续进修,看来中大也有一群名副其实的学霸。总体来说,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和整个人群的特点还是比较吻合的。 研究生行业分布 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和本科生差不多,主要也是四大类,并且也是去商贸组织的人最多。不同的是,研究生有36.4%的人去了教育机构,社会公共组织反而没那么受欢迎。大概因为大部分研究生在港生活的时间较短,社会公共组织会更倾向于雇佣有香港生活阅历的人。 研究生就业领域 30.7%的毕业生选择了科研领域,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也许确实有人来港读书是为了给学历镀金,但从就业去向的层面来看,中大吸引过来的研究生大部分还是踏踏实实专心做科研做学术的。 第二大选择则是金融行业(8.2%),比往年(5.3%)上涨了三个百分点,看来在“金融之都”这个行业还是大势所趋。而其他就业领域如教育、医疗、信息科技也都是中大的王牌专业。 至于研究生薪资,中大官方并没有给出数据。小职君猜测回乡就业人数太多,而各个城市之间的薪资水平又存在差异,所以并不方便统计。 总结 中大有着领先的排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骄傲的学术成果,但可能是传承了办学之初的那股儒学精神吧,并且各个学科发展都很均衡,在世界学术地位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王牌专业和就业去向都是朝着遍地开花的方向发展的。 感觉中大就像港校中的吴彦祖,是一个内外兼备的男神,却又低调谦逊,云淡风轻。对于中大,小职君可以说是始于颜值,终于才华。看完这篇你就知道,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没有理由不骄傲! 近期热门 留港找工作 小职君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hy/6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惊花开不见叶,到底是
- 下一篇文章: 天府新区登人民日报,公园城市概念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