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龙舟水稍弛,读书也稍慢了些。书目如下:重返人类演化现场、怪奇事物所、文化麦当劳、草木深圳:都市篇、汉字王国、深夜食堂4、我们为什么生病、镖人12、回答不了,共计10册。

推荐:我们为什么生病、重返人类演化现场。(以蓝色字体标出书名及推荐语)

在写短评和推荐前,我先回答下标题的问题。最近一些天,零碎间歇着想了下,我不爱看哲学类书籍的原因。简单版的答案是:

我看不懂。

这不是抖机灵或者过度自谦什么的,是真看不懂。我试着读过逻辑学(金岳霖),也了解过一点博物学(某位师姐),认认真真读过两本美学教材(朱立元和朱光潜),也尝试从宗教角度切入过。其中,博物学还算有意思,逻辑学对我而言根本就是数学(B)——真心看不进去啊。

当然,如果你非要把先秦诸子、印度佛教史、马哲必修课、曾国藩家书或者王阳明等等算进去的话,那我也多少算看过些吧。结论是,我真的看不懂,而且觉得无味得紧。

至于原因就说来话长了。所以写个“复杂版”的答案在最后。这里先把上半月的书总结下。如果读者有哲学入门的书籍推荐,请留言或后台发送,非常感激。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美]奇普·沃尔特

推荐:4,脚趾、拇指和咽喉,记录着了人类从非洲走出的路径

这书一共分六个部分共十章。除了推荐提到的三部分以外,后三个是笑、眼泪和亲吻。不过这三个明显要潦草和薄弱一些,而且陷入了很多缺乏“硬证据”的心理学范畴,甚至书里对眼泪的解释,我也不怎么同意。这都是减分项啦。

脚趾决定了我们可以站起来——或许包括猩猩在内很多动物都能直立行走,但不管是从上肢解放的划时代角度,还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优势(如节能、警报、长跑散热)与劣势(收窄骨盆、短跑降速,以及若干诸如痔疮、腰椎颈椎等等病痛)对比,脚趾的与众不同都是一切的基础。

对生的拇指对于“手”的重要意义,几乎等同“手”本身——两个信息:刑法里,其他手指失去功能算轻伤,而大拇指则算重伤;失去对握的拇指,手的功能可能要失去一半以上。另外,手对于大脑的进化,似乎和熟食、嗅觉同样重要。不过本书倒是没有提及。

避免写太长,罗列一些名词如下做检索用:幼态延续、F5神经元模仿“放电”、婴儿手语早于开口、尼加拉瓜手语、被钢筋贯穿大脑的盖奇、马基雅维利智力假说、邓巴数限制、左右脑胼胝体切断实验、笑的不可抑制、心理型和生理型眼泪的组分差异、副交感神经的哭泣安慰效应、亲吻与伴侣选择。

最后,库日韦尔的序言极其无聊而自大,不读也罢。

《我们为什么生病》,[美]R.M.尼斯/[美]G.C.威廉斯

推荐:5,一本年出版的书,依然可以饶有趣味

本书英文版年出版,98年出中译本。译者中二位,一位是原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学报副编审,一位是遗传学专业出身的大学教师。所以尽管其中的某些译名古旧,比如密歇根译作密执安这类,但总体非常可靠。

同样,二十多年过去,尽管由于科学进步而有些信息已过时,但其中的思维和论证,依然非常精彩。不要被前言的平淡与装帧和字体的落伍,而错过这本。又不禁想到,如果能在年前后读到这书,不知该有多幸运。

记录些许好玩的示例:梅毒患者曾为缓解症状故意感染疟疾,通过发烧,好转率从1%上升到30%水平;网球和蛋放到窝外面,孵蛋的鹅会先把网球滚回窝里,原因是:网球比蛋更像蛋(存疑);女性月经周期越多,患生殖器官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同存疑;当然也可说是衰老本身原因,或相关性而非因果);男人性高潮之所以总是比女人来得早,是因为推迟射精来取悦女性的男人,都被女人的选择灭掉了(大误)等等。

作者也有冷幽默,比如在谈到癌症的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电离辐射、有毒化合物、烟草、酒精、反复伤害愈合[比如爱吃烫食]、感染、病毒细菌[比如幽门杆菌]、晒太阳等等),作者给出预防癌症的两种有效办法:1、选择好父母;2、英年早逝——这样在死之前,就几乎不会患癌症啦。

(绘本类放一起了)

《回答不了》,匡扶

推荐:3

看到一半才想起当初标记想看的原因——那个关于“理性结婚,情绪性后悔/情绪性结婚,理性后悔”的访谈式漫画,出自本书第四个章。个人非常喜欢第二个故事,老关的理发店。其他故事也就还好,有些字里行间的意味,不敢苟同。

《镖人12》,许先哲

推荐:4

书友推荐的国产漫画。看上后果然非常抓人,很有意思。画风很爱,线条很棒,人物可爱,就是剧情弱了不少。第一卷看到一半才知道是隋末设定,于是又去看了眼隋书。

高颎列传是第二遍,不禁再次感慨下,即便是犹镜磨莹、皎然益明的上柱国,也禁不住独孤后的枕头风啊。至于贺若弼列传里,评价杨尚书和高颎的“二人惟堪啖饭耳”,简直笑死。不知道我喜欢的镇压歧义的“刽子手”张须陀,会不会出场啦。

计划是每半个月看一到两卷吧。

《深夜食堂4》,[日]安倍夜郎

推荐:4

第4卷依然有趣,有克夫的虎牙可爱女牙医,狐狸眼睛只吃油皮寿司的女装大佬,夫人爱吃肉而自己只吃草的草野先生,以及忽然不举而不得不在教堂给儿子举办婚礼的空大师。。

《怪奇事物所》

推荐:3

从字里行间看,应该是从台湾引进来啦。算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适合睡前随便看看。自然、医学、心理、动物……的小科普,解释得很通俗,消遣或讲给小孩儿都不错。里面大部分内容其实已经通过一系列奇葩书(包括但不限于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疯狂的进化、疯狂实验史、羚羊与蜜蜂……)看过啦。不过读来依然有趣。

《文化麦当劳》,王晓渔

标记这本想看,是因为年初时,看到此人给FT中文网的供稿,一篇年年度事件什么的。

读完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借用书中一句做评价吧:并获得新的兴趣点/人名:路翎、胡风、卫慧、江绪林。

《草木深圳:都市篇》,深圳市城管局/深圳市林业局

推荐:4

记录下书里面觉得好玩、或者喜爱的植物吧:鸡蛋花、基及树、狗牙花、鸡蛋果(百香果)、凤凰木、腊肠树(泰国国花)、芒果(原来叫杧果)、红花羊蹄甲(港台地区又称为洋紫荆,即港币上的紫荆花啦,和学名紫荆花的并不同;和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点像)、(随处可见的)叶子花、(充满回忆的)紫藤、椰子和大王椰子(王棕)、(竟然叫月下美人的)昙花。书里没发现但在深圳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双线竹芋、石竹、火焰树。

厚厚的一大本,花色的排序对普通人很友好,可惜竟然要块,买必然是不值的,感谢宝安图书馆。p.s.形色识花真心是个好用的小程序啊,赞美下,推荐。

《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

推荐:4

作者于60年代初来p大留学,后多次返回中国,并耗时八年写作,于年出版本书;中译本翻译耗时两年,于年出版——所以,书中七十年代的考古成果,其实是非常“新”的啦!再比如大加褒奖的植树造林,即便从起算,至今就有多亿棵;比如近几年,黄河都快清了。

作者对当代中国大陆有明显好感。说文字:射的两个异体字“?”“??”很有意思;藁城考古的井栏,和异体字“丼”,以及同字的日本盖饭;关于丝的一百多个工序的相关字,非常有趣;至于“萬”和蝎的关系,去汉字叔叔的网站搜一搜,满屏的蝎子状文字很是吓人。

总之,这书是给成年人看的文字由来,兼备考古与文化。自然,也有不可避免的“望文生义”部分。

其他书单:6月新开,未读完(在读):

《于谦小酒馆》,于谦

《大灭绝时代》,[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户外生存手册》,[美]蒂姆·麦克韦尔奇

啊,篇幅太长了,关于“我为什么不爱读哲学书”的问题,另写一篇好了。

请参考文首“是是非非好读书”专辑,就能看到其他月份书单,以及书籍影音推荐。

也欢迎留言、批评、反馈,或推荐好玩的书给我哇。

鞠躬致谢!

极夜围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xt/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