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英
白英: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 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的全草。 多年生蔓性草本,长达4m。茎基部有时木化,灰褐色至灰黄色,有纵棱线和圆形皮孔,幼枝密被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10cm,常在基部3~5裂,略呈琴状,生于枝梢的叶片不分裂,两面都密生白色长柔毛,故称“白毛藤”。夏季开花,疏松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与花梗均细长,有柔毛;小花白色,萼5浅裂;花冠幅状5深裂,裂片披针形,向外反折;雄蕊5,花药向上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基部有宿萼。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路旁或山野草丛中。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主要含甾体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SL-a、SL-b、SL-c、SL-d、替告皂苷元、新替告皂苷元、薯蓣皂苷元、蜘蛛抱蛋苷、甲基原蜘蛛抱蛋苷;有机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原儿茶酸;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芹菜素;酰胺类: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香豆酰基酪胺;尚含有生物碱、香豆素类及其他化合物。 (1)体外实验具抗癌活性:煎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痛、肉瘤S、梭形细胞肉瘤(实体型和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 ②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水提取物对动物能促进其抗体及球蛋白的形成,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3)抗炎作用:水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炎作用。 (4)抑菌作用: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5)护肝作用:白英中的莨菪亭(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具有明显的护肝作用。 苦,平。归肝、胆、肾经。有小毒。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适用于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痛,妇女湿热带下,小儿高热惊搐,痈肿瘰疬,湿疹瘙痒,带状疱疹。 15~30g。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尚未见此方面的报道。 下面部分摘录于《本草纲目》 白英:释名:豰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时珍曰〕:白英,谓其花色,豰菜象其叶文;排风言其功用,鬼目象其子形。别录有名未用,复出鬼目,虽苗子不同,实一物也。故并之。 〔别录曰〕:白英生益州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又曰:鬼目,一名来甘。实赤如五味,十月采。〔弘景曰〕:鬼目,俗人呼为白草子,是矣。又曰:白英,方药不复用。此有斛菜,生水中,可蒸食,非是此类。有白草,作羹饮,甚疗劳,而不用根花。益州乃有苦菜,土人专食之,充健无病,疑或是此。 〔恭曰〕:白英,鬼目草也。蔓生,叶似王瓜,小长而五桠。实圆,若龙葵子,生青,熟紫黑。东人谓之白草。陶云白草,似识之,而不的辨。 〔藏器曰〕:白英,鬼目菜也。蔓生,三月延长。《尔雅》名苻。郭璞云:似葛,叶有毛,子赤色如耳珰珠。若云子熟黑,误矣。江东夏月取其茎叶,煮粥食,极解热毒。 〔时珍曰〕此俗名排风子是也。正月生苗,白色,可食。秋开小白花。子如龙葵子,熟时紫赤色。吴志云:孙皓时有鬼目菜,绿枣树,长丈余,叶广四寸,厚三分,人皆异之。即此物也。又羊蹄草一名鬼目。岭南有木果亦名鬼目,叶似楮,子大如鸭子,七 八月熟,黄色,味酸可食。皆与此同名异物也。 根、苗〔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本经》。 叶作羹饮,甚疗劳〔弘景〕。烦热,风疹丹毒,瘴疟寒热,小儿结热,煮汁饮之。〔藏器〕。 鬼目(子也)。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明目。《别录》 〔附方〕新一。 目赤头旋(眼花面肿,风热上攻): 用排风子(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温水下。《圣济录》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处方》一本全 验方(1)黄疸型肝炎:白英、天胡荽各30克,虎刺根15克,水煎服;或白英30克,栀子、白芍、茯苓各9克,茵陈24克,水煎服。 (2)胆囊炎:白英30克,栀子24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 (3)小儿高热惊厥:白英、灯笼草各6克,水煎服;或白英9克,蝉蜕3只,橄榄核3枚,炖服。 (4)白带过多:白英30克,木槿花15克,水煎服。 (5)小儿肝热:鲜白英15克,水煎服。 (6)风火赤眼:鲜白英叶适量,洗净,捣烂,调入乳汁外敷眼睑。 (7)疔疮肿毒:鲜白英克,水炖服;另以鲜白英叶适量,洗净,揭烂敷患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xt/6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天里的养生野菜,农博园都有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