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留下一点什么
北京雀斑医院地址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0/9296843.html (本文内人名均为化名) 咨询过程对于来访者是有益的,来访者情绪上得到了宣泄,来访者也可以在认知上调整,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以及情绪,还有一些来访者可以厘清自己潜意识,实现自我整合,对于咨询师来说,是否也能从中获益呢? 我从事心理咨询接近0年,其中总有一些案例能够让我获益。 有一些是经验上的丰富,一些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有一些是实现了对我的教化。我相信,除了老师能够教化之外,接触过的人都有可能实现对自我的教化。 佳艺就是这样一个来访,她用生命在教化着我,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第一次见到佳艺,是在一次临终关怀论坛。广州大佛寺组织了一个慈善论坛,邀请了一些心理学、医学方面的专家上台讨论生命的意义,台下很多参会的人员是慈善机构的会员,他们大多数患有癌症。由于有癌症,人的心理一方面很坚强,直面死亡的危险,为生命而抗战,为爱的人努力活着;另一方面又很脆弱,生理上的虚弱影响着体能、饮食、胃肠道和睡眠,空有完整的躯壳却感到内心无比的焦虑、恐惧和消沉。 什么时候住院,住院要花多少钱,有没有人来照顾,住院治疗的时候打针有副作用怎么办,治疗是不是会顺利,会不会在某一次治疗过程中死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像一团雾一样,弥漫在自己的心里面。 这些事情很难和家人说,也很难和朋友说,相同的问题会出现在相同疾病的病友身上,病友们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团体。 这类团体明显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团体需要帮助、需要关心、需要安慰,大佛寺组织的慈善机构为安抚癌症患者的心理而存在。 我受邀参加了这次论坛,走进大佛寺,怀着恭敬的心按照会议导引指示牌,到三楼会议室。会议室门口有几个志愿者拿着鞋套,安排我坐在门口的凳子上穿上鞋套。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需要穿上鞋套,任何人都不例外。穿上鞋套,进入会议室找位置坐下。会议还没有开始,我翻看着手上的宣传册,宣传册介绍癌症患者心理帮扶项目。 “你也是癌症患者吗?”右边座位一位女士小声地询问。 我转头看,她带着鸭舌帽,脸上带着口罩。疫情期间带着口罩大家都带着口罩,这个现象没什么奇怪的,但带着鸭舌帽,可能是她没有什么头发。 “不是的,我是癌症康复者。您是…?” “真好!恭喜你!康复了!哈哈,我是癌症患者!”她回答。 “康复很多年了,这次作为心理专家参加这次会议。”我表明自己的身份,按照角色理论,个人需要按照被他人知觉的角色行为。表明自己心理学专家的角色,可能有助于下一步沟通的内容,否则我们一直会探讨如何治疗癌症。说实话,对于陌生人,我不想暴露太多自己的隐私。 “你是心理咨询师吗?” “是的。” “那,你接心理咨询吗?”她继续问 “接的。” “我想问一下,对于我们这种癌症患者,你接吗?” “要看情况。如果是在可以接的范围。” “那是什么范围呢?” “比如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评估后觉得不符合心理咨询范围的,我就只能转介绍给精神科医生。” “好啊!你看是不是愿意接受我的咨询呢?” 我没有想到,她话题转得这么快。一刹那,没有反应过来。 “你?” “是的,我需要心理咨询。” “那得约时间做一些评估。” “现在不行吗?”她问,好像有点急迫。 “现在不行,咱们得另外约时间。” “哦,好的。咱们加一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zp/8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活小贴士3南瓜饼最好吃的做法,软糯香甜
- 下一篇文章: 种奇花扮靓武汉园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