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至-01-23

[散文]

内容:植物类

[参赛作品]

《仙人掌之死》《家中野菜》《红花羊蹄甲》《父亲一样的白杨树》等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年12月-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仙人掌之死

发一条朋友圈为我养的仙人掌做最后的祭奠。大家随后都在问我,包括我自己,我是怎么成功将仙人掌养死的?我也明明记得很好养啊!

在这个城市暂住下来了以后,我的养花梦终于可以实现了。几年里,因为工作,在数个城市辗转,养花也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事。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数月就要换次地方,或者更短的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临时驻地。花该何去何从呢?

从小时候记事起,大院子里,房间外的窗台上摆放着好多品种的盆花。那就是老妈施展别让才华的地方,也是老妈与花的天地。明媚的一天,跪在窗台下堆放的木材上,或者是两只手抓着窗台沿儿点着脚尖,抻着头看老妈摆弄着这些看似娇滴滴的花儿,会问那个花骨朵儿怎么还没开?会开几日呢?还会总忘记一些花的名字,扭头问妈妈叫什么来着?妈妈也似乎记性不大好,总会笑着告诉我。娘俩儿很是享受美。她手下的兵没有不精神抖擞的。

还记得每次去大姨家,我都会跟着她们的屁股后面围着院落中央的花架转圈。说是花架,其实也只是个用砖头堆砌起来的小台子,台子下又围着不知几圈的盆花。总会听到妈妈说这又是哪儿弄来的花,你这花养的不错啊,那个花儿要移几枝回去。那时的大姨家总会有我新见的不知名的可爱小花。我特别喜爱家里的一盆花儿,它的花朵是圆形,不规则的黄色带着几点墨色的,就是从大姨家姨来的,老妈说是像猫脸儿的猫脸儿花,我真是觉得太可爱了,妈妈起的名字也真好听。

花儿们实在太美丽了,有时我自个儿也去窗台前看花。伸手碰碰那张开来想要与我说话的小花儿,挑逗一下会害羞的含羞草,确认一下仙人掌的刺儿是否真的扎人……这里也是我的一个小天地,妈妈负责养,我和花儿负责玩,一个人也是这么有意思的。对花的喜爱也是从那时扎了根的。

在定居的城市最先买的是一盆薰衣草。也有定期浇水,修剪。可没多久就死了。我有想是因为老放在房间没有沐浴到阳光,但我也是问过老板,发放在家里是没问题的,我才没有管太多。只替它惋惜。恨自己跟它没有缘分。

第二盆是一株吊兰。放在房间的中间很是漂亮。我还是隔三差五的浇水,修剪。但还是逃不过上一盆花的命运。躲不过与我在一起所遇的死劫。

看来我真的只是喜欢花而不会养花。老妈养花的精髓,我为什么就没有学到?原来在那个本该习下的光阴里,家换了住处。我忙着上学,忙着逃避用功,忙着发展自己的个性。母亲也忙碌在赚取我们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中。生活紧紧张张,大家都忘却了那美丽的一隅。当生活好起来之后才有发觉老妈是爱养花儿的,我是喜欢花儿的,我喜欢老妈养的花,喜欢长的漂亮的花。老妈实在厉害的很,一株朋友送给我生日的百合捧花硬被他养活了,年年都开花,长得很漂亮,只可惜她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爸没有照管,花就没了。我这还时时管了的花也还是没了。

这最最坚强的仙人掌也魂归于我手,实在是暴殄天物。养花也养不活,我还能干好什么呢?今年夏天回家,老妈也在家,原来呀,这不管什么花儿都是需要阳光的。当然还得补充好水分,这花才能长得美丽。老妈说了有些花不能淋大雨,花儿冬天都得搬回家里去,不然花都会冻死。老妈没在家,就让我看了两天的花儿也差点儿呜呼了。夏天放在外面的花,每日都是要浇水的,懒是偷不得的。

偷得老妈的秘诀,也可以说是真的听了老妈的话,我回到这边便养了一株多肉。现在已有半年之久,花活的好好的,还长大了不少。好啊!这才是真正实现了我养花的意愿。

关键时还是老妈靠谱,没有她的指导,我想,若还是像我之前养花一样,一定是很难养活的。也幸亏听了她的话。花其实像一个孩子一样,你要去呵护,打理它,要懂得它缺的是什么,不然不是像我之前那样养死了。就会像路边的野草一样疯长开来,到最后根是很难除掉的。

我呢,长大了像蒲公英的籽一样离开了老妈自己扎了根,可我还是自由的我还能找到我的根。老妈是蒲公英的根,放飞我去自由翱翔,但她却时时刻刻的担忧着我,永远不会断了对我的思念与牵肠挂肚。认识我们的人都说我们三个孩子中,我长得最像我妈了。但我性格是随我爸的。老妈老是说我人没心眼,没心没肺。是个简单的人,在外很容易受骗,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哎!都要30岁了,在老妈眼里还没有弟弟妹妹省心。

人终归要成熟起来。自己面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做的事负责。看来我自己想要生活的好,还要走很长的路,走没有母亲在身边的路。不但要能养活自己,还得要懂得生活。再外表美丽的花也需要细心浇灌。花开百日,人活一世,你养花,花可活;母教你,方成人。终一日,唯你一人过,且珍惜!

二、家中野菜

我们家大概是出了名的养不得花草,于我的印象之中,养了这么多年花,唯有绿萝和仙人球能长久地活下去。仙人球是无需赘述的,就是三两个月不浇一滴水也能活得很好;而那绿萝虽然也很坚强,但放到仙人球面前,便显得逊色了不少,以至于它们即使能活下去,也终究是萎靡不振的样子,算不得好的摆设,也终于无人管辖。而那仙人球呢,我听说这东西是能开花结果的——昔舍予先生还能种出花果,到我们这儿,可什么都没了。

于是这仙人球便被我们高高地放在桌子上方的储物板上,令它在那自由生长,更无人再施以任何的注意力。唯偶尔实在闲到心里发慌的时候,才从板子上取下来,拿小喷壶喷上几下,聊表心意之后,便又带着水珠放回原位,继续令土灰降落到钢针般的叶子上。

我们就如此死了养花的心,也不敢有买花的欲望了,只任那些已有的花草半死不活地生长着,兼以想起来的时候,同样半死不活地浇上几杯水。有时能收到些种子果核之类的东西,又恰巧手痒,还不免要种一种。我甚至明知榴莲树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高大的乔木,还始终持有一种侥幸心理,将其埋进了阳台的泡沫箱子里。最终也没有发芽,也许连上天都在嘲笑我的无奈。

然而人似乎总能在绝境中找出点希望,无论这希望有着怎样的形态。在我埋下那榴莲种子的几个月后,再看那纸箱子里,便有了一棵极小但明显的嫩芽,青葱翠绿的外表之上已被尘土染得有些灰黄,显得毫不起眼。我素来没见过榴莲树的样貌,便还极滑稽地猜想,难不成是榴莲发芽了?

但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信有这样一回事。我虽然不知道榴莲树的本尊长什么样子,但街边的杨树和柳树我还是见过的。作为一种乔木,它不应该在这么矮小的时候就分成几叉,更不应该匍匐生长。我后来听我妈说了,这当然不是榴莲树苗,而是一种名为马齿苋的野菜。

这马齿苋与车轱辘菜有的一拼,路边比比皆是,尤其是盛夏时节,各种野菜争相割据领地,它便是常常获胜的那个。得知这消息后,我先是自嘲,于是笑了两声;进而佩服这马齿苋的勇气,竟敢独自来到我家闯荡。

然而它毕竟不是自己跑进来的,而极有可能是先前我的姥姥过来时,有意或无意埋下去的。总之,他是在我家的泡沫箱子里替那榴莲生根发芽了。而我当然也就不信自己连棵野菜都养不好,并下定决心,不白白浪费这马齿苋的勇气。

按理来说,提到养野菜这事,大概谁都有一种滑稽至极的感觉,并感叹这个人的手艺之差,竟已经堕落到了养野菜的地步。但我依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即使它是一株野菜,经过了我的手,也终变得萎靡不振了;但那终究是株野菜,只要还没彻底死去,便疯了一般匍匐着向四周以极快的速度延展自己的身躯。这种延展是特别而坚强的。以往的花养到半死不活的状态——譬如我家的那几盆绿萝——便是生长着也不会有人能觉察到,至多是保留着最后的黄绿色苟延残喘;而那马齿苋却与以往不同,即使是处于那等半死不活的状态,即使是其下的土地已经干裂,叶子也已薄得毫无光彩的时候,它依然像被地震所打击的求生专家那样,想尽各种他人所意想不到的方法,寻遍所有他人所意想不到的地方,以不知怎样的方式,不仅活下去了,而且奋力扩张自己的实力,乃至侵略性的扩张。

于是,前几天突然想起这马齿苋来,走过去一看,便不免大为惊异:他似乎改变了样貌,从那样小的一棵嫩苗,长到如今,已经开始唾弃这狭小的泡沫箱子,并奋力越了出去。它与以前一样,皱皱巴巴,萎靡不振,但并不影响它的生机与闯劲。这与仙人球相比是迥乎不同的,仙人球只会静谧地待在那儿,虽很少受到清水的润泽,但也活得如晚清八旗子弟一般自在,久而久之,生机都显得渺小到不堪入目了,甚而令人误以为这只是株假花;但马齿苋有闯劲,虽不如仙人球那般活得逍遥自在,却由于这闯劲,屹立于仙人球的前面。他没有一刻停息过,在死与生之间,它唯一的目的便是不断地生长,紧贴着地面匍匐前进。于是我又想到,它们现在都是活着的,假若他们死了,仙人球便还是那般不高不粗,而针状的叶子脱落之后,也就变得毫无威力;但马齿苋留下的是一副宽大的遗骸。于是人们看不到那终于变得弱不禁风的仙人球,却不能乃至不敢在马齿苋上轻易落下自己的脚掌。

我没见过樱花,但听人说,若在樱花烂漫的时节走到樱花树林里,甚至只是一颗樱花树下,都能看到很美的景色。如果有棵马齿苋生长在树边,那绝对比仙人球还不起眼。但有些事情,却是不深入的探察所不能知晓的。然而野菜终归是野菜,即使它有偌大的闯劲,被人踩上几脚也是极寻常的事情,也终于死在这样的凌辱之下。这便是野菜生来的卑微,也是对于这勇敢者最大的不幸。

所以我得庆幸自己不是一株卑微的野菜,而是一个健全的人了。虽然拟人的事物不过是人工雕琢的加工品,但若细心观察了这样的一株野菜,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而那动容的原因,无非是牵动了自己的心罢了。上进者又会由衷地感受到,自己正肩负着多大的使命,于是代替那卑微的马齿苋,成为不惮前驱的勇士。

三、红花羊蹄甲

如同宽叶十万错一样,红花羊蹄甲,念着这个名字,亦仿佛在念一句五言的绝句,那下半句简直就要呼之欲出啦,对什么好呢?黄花鹤顶兰?亦或是银脉凤尾蕨?反正不论对什么,你都不得不承认,这花名已然是自带诗意。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还觉得陌生的话也不打紧,因为它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紫荆花。

据说紫荆花的叶子很象羊蹄,故又名红花羊蹄甲,不过依我看来它们似乎更像是一对蝴蝶的翅膀。每临花期,满树满枝的花儿朵儿,浓绿中衬着紫红,蔚然可观。

记得第一次经过那颗树时,立刻便被满地散落的花瓣惊到,这么鲜艳的花朵不是该在枝头上盛开的吗?这么美好的生命不是该在红尘中绽放的吗?如今,就仿佛刚下了一场花瓣雨一般,华丽丽地铺了满地,原来美亦可以如此触目惊心,不期然地便想到了席慕蓉那首著名的“一颗开花的树”。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似乎当年也是在读了这首诗以后,才想通了黛玉为什么会葬花?大约一方面是因为觉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花落之后索性还是埋在土里最干净;另一方面,有道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又何尝不是在埋葬自己即将逝去的红颜与敏感多情的心呢?

有了这样的认知背景,再看这花简直天生被赋予了一些浪漫和悲剧的色彩。

还没完呢,查阅资料时才知道,在香港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

年6月19日,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租界专条》在紫禁城签订,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两个月后,在大炮的轰鸣声中,英方强行提前占据,数千名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新界10万人口丧失了土地。

劫难过后,人们在桂角山上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

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人们从未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很快这花开遍了新界山坡。尤其在清明前后,花开更盛,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以纪念那些牺牲的烈士。

一直比较喜欢看典故,不论是山,是水,是花,是草,仿佛唯其如此,那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才有了来路,一切也便有了可依可凭的深意。

美国大峡谷最宽处13公里,在它的峡壁上大约有三分之一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石壁上,它记录着地球发展之历史。

万里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至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各个省、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历史,原该是由那些山呀,石呀来记录来标志的呀,可是,在香港,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岁月,需要由紫荆去负荷去承受,那又该是怎样的一段历史,需要由紫荆来书写来记录?

如今,站在紫荆花树下,内心总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这段历史,也许正是紫荆花成为香港市花的缘由。

不肯忘却历史的花是可亲的,不曾忘却历史的民族更是可敬的!

四、父亲一样的白杨

我家院子长了一棵参天大白杨,它长得很高、很壮、很结实。站在树下,两人合抱在一起才能勉强围绕大树一圈。要想看到树梢,那你得抬头,伸长脖子,仰望上空。树梢好像快够到了蓝天白云,与天同高,与云比肩,茂盛的枝叶遮挡了大半个天。

这棵大树,大概有三十多岁了。起初栽植的时候,我还年轻,正忙着自己的事,所以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栽的,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它的成长,更忽视了它的经历。

而今这棵白杨树,已长成了参天大白杨,威武地挺立在我家老宅子院门口。

它站在院门口,静静地注视着院外来来往往的车流,来去匆匆的人群,同时也感受着外面的人情事故,欣赏着人间的花好月圆。

最多的是迎接着住在这个大院的我们一家老小,为我们遮荫纳凉,挡风避雨,散发着清新的氧气,吸收大自然里污浊的二氧化碳。

这棵白杨树,它的样貌,它的身形,在村子里是独一无二的。父亲种下它不久就走了,没有看到它的成长和未来。也许它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念想,或者它是父亲的替代品,父亲要永久留下来注视着我们,保护着我们。

多少年来,我们忘了给它施肥,忘了给它浇水,忽视了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它繁茂的枝叶,遮挡了光芒四射的骄阳,使院子里有了一大片荫凉,我才恍然真正发现了它的存在。

黄昏时刻,一群不知名的鸟儿,栖息在它的枝条上,倦缩着头,紧挨着窝成一团,相互取暖,相依为伴。

这棵白杨树,给了鸟儿一个栖息的家园,为无家可归的鸟儿遮风挡雨,取暖去寒,陪鸟儿度过漫漫长夜。

黎明来临,鸟儿第一个醒来,是树枝的唰唰声摇醒了鸟儿,还是树叶的沙沙声吵醒了鸟儿,或许是黎明的光线闪开了鸟儿的双眼,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唤醒了沉睡的一家人。

我起床,展个背,伸个腰,走出屋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家院子的这棵大树,它是那样亲切,那样温和。

我再一次郑重地注视它,它也打量着我。我们是父女吗?你是父亲吗?我心里默念,它默不作声,似乎已经承认它是我的父亲,是我深深爱着的老父亲!

是啊,假如你是我逝去的父亲多好,我有了依靠,有了念想,有了魂牵梦绕的寄托!

从此,在心里我把这棵树当成了我的父亲,我有喜怒哀乐都向他诉说。从此我有了归属感,一有时间,我就来到老院子看树,与他诉说心事,攀谈过往。

冬天悄悄离去,融化了的雪水,浇灌着白杨树饥渴了一冬的身体。在温暖阳光照耀下,杨树扎在泥土深层的根须,开始自下而上地输送营养。不久,杨树的枝条上便冒出一个个绿苞苞。老远看去,绿蒙蒙的,如绿球,似绿雾,充满生机,昭示着春天要来了。

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敲打门窗,窗外的杨树枝亮叶新,像穿着绿衣裙的新娘,透着诱人的气息。地上落下它新装后的绿绒,我轻轻打扫干净,让它任意地开枝散叶,茁壮成长。

夏天来了,杨树尽力伸展它的枝叶,撑起一片荫凉。家人们在它的庇护下,叙述家常,微风徐徐,话语绵绵。

到了金秋十月,片片黄叶随秋风飞舞旋转,每天都会落下一地黄叶。我轻轻扫起,这是我唯一能为它做的事,因为不需要的我照顾,它依然长得枝繁叶茂。

今年乌鲁木齐很少下雨,但它仍然旺盛,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在酷日炎炎的夏天,没有雨水,它需要的水份来自哪里?也许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在最深的地底下吸取泥土中的水;也许是冬天里,盖在它身上厚厚的白雪,在春天融化,白杨树张开全身的毛细血储存够了水份,以备一年所需。

白杨树啊,我心中的大树,你总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那里,那样巍峨!那样挺拔!你就是我故去的老父亲,我们朝夕相伴,彼此相守,共度每一个春夏秋冬。

本次的散文比赛是年的第一次比赛,被选文章为同类型的文章,前期征稿文可参阅:十二月征稿

散文比赛。愿读者为您喜欢的散文投票!感谢大众评委的参与,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参照约稿函来稿!(截图+约稿函格式)往期比赛:

《比赛1

自由诗六首(投票)》

总结1

自由诗五首解读(作者“谈”诗)

比赛4

自由诗四首(投票)

骆勇

自由诗四首评论篇之丹妮的"世界图景"

比赛2

乡土散文三篇(投票)(针对来稿的同质类散文)

比赛3

思乡类散文三篇(补发)

约稿函:

丹妮姐姐向您约文学稿件(最高元/篇)

第一名:60元;第二名:30元;第三名:10元

今天被选上的四篇散文篇幅都不大,和植物有关,希望您喜欢,并参与到本期活动中来!

图文/网络

排版/丹妮姐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wh/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