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文化之旅82羊蹄岭叶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题 作家们沿着古官道到达壮帝居。 沈洛羊摄 那份古朴与静谧●叶勤海 看多了光怪陆离的霓虹闪烁,听厌了不绝于耳的嘈杂喧嚣,便很自然地想要寻找一份古朴与静谧,让心平静地栖息。走近平安洞水库的那一刻,我便感受到了想要的那份心境。 汽车离开热闹的街市,七弯八拐的驶进了一条窄窄的山道,颠簸了好一阵子,一道堤坝从窗外掠过,上面写着“平安洞水库”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汽车在一湾碧水前缓缓停下,一道大堤笔直地通向山水深处。走上大堤,举目四望,蓝天高远,眼前一片青山绿水,水面波光粼粼,青山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我喜欢这种辽阔深远的感觉,仿佛心也能走得很高很远。 走下一道山坡,我们在一个小土包前小憩。眼前的水库,呈现出一片静美,偶见一个小岛露出水面,打破了那片单调的绿,水草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生动。周围几个坟墓,面朝水库。当生命走向终点,在这宁静的山间,守望着一方山水,也是一种安然吧。 宇航文友变戏法似的弄来几个白色的贝壳,分发到大家手上。我正疑惑的时候,他笑着说:“这是一会儿的船票。”我愣了一下,还有这样的船票?这时谷宁说:“那是人家祭祖时吃剩的贝壳。”低头看看墓堂,果然散落着不少同类的贝壳。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在幽静的山谷里显得更加清脆。 一条小艇划开平静的水面,缓缓向我们驶来,原来是要把我们转运到对岸的一个小农场。我有点意外,又感到惊喜,想不到还能走进水库深处,更加深刻地品读这方山水。 我们分批登上小艇,开始向对岸进发。小艇划破翡翠般的一湖深绿,在身后留下一片闪烁的波光。平安洞水库的水是如此清澈,仿佛是荟萃了蓝天的蓝与青山的绿调制出来的独特颜色。清风扑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我贪婪地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欣赏着湖光山色。小艇拐了几道弯,水面渐渐变窄,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草木葳蕤的世界,粗壮的芦苇伸展着细长的叶子,洁白的芦花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种原始的野性美扑面而来。 小艇在浅水处缓缓靠岸,我跳上堤坝,在芦花丛中穿行,我恶作剧地摇动一支芦花,纷纷扬扬的飞絮撒落下来,在山谷中随风飘扬,如梦如幻。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遥远的童年,我和小伙伴奔跑在芦花飞扬的山野里,像一只只快活的兔子。时光荏苒,我长大了,而此时的欣喜与彼时的快乐却是相通的,丝毫都不褪色。 走上一段石板铺成的小路,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同行的文友介绍,这是羊蹄岭古道的一部分。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古道弯弯曲曲,通向遥远的地方,我不禁感慨,这条联结粤东诸县和广州惠州的千年古道,也曾有过车马喧嚣的辉煌,也曾走过很多官宦与布衣,当历史的尘烟落定,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这世界的一隅,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默守着日月晨昏。 漫步在古道上,两旁盘根错节的树木诉说着岁月的苍老。偶见一两棵不知名的树间杂其中,挂满玛瑙般通红的小果,燃起一团热烈的火焰。漫山遍野的山棯子树,零星挂着老去的无人摘取的果实。我想,当紫红的山棯子挂满山野时,是怎样的惹人垂涎欲滴啊! 群山环抱中的小农场,果木葱茏,绿草如茵,一道道竹篱笆静立在路旁,阳光把篱笆墙的影子清晰地投射到草地上,几只狗在无拘无束地嬉戏,还一点不怕生地绕在我脚边打滚。几截皴裂的木桩随意地立在土坡上,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经看不出年轮,竟然层层叠叠长满了木耳和蘑菇,一株坚韧的野草又长进了蘑菇里。苍老的躯体上繁衍出的生命,让我生出一种深深的敬畏。 一座小小的竹楼炊烟袅袅,土灶上热气蒸腾,散发着土鸡的诱人香味。竹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上书“山海莲峰”“羊蹄峻岭”“世外桃源”。人们在小茶室里品茶书画,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陈辚文友送来了刚出锅的手工红糖馒头,细腻松软,咬上一口,满满都是久违的味道。杨碧绿搁下画笔与主人一道卷起袖子烧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没有WIFI信号的山旮旯里,手机也无法通话,顿时有了与世隔绝的感觉。不过也好,没有了外界的纷扰,我可以更加用心地感受身边的一切,可以用眼睛阅读美丽的风景,让耳朵辨别各种各样的鸟鸣。 我忽然爱上了这种感觉。守着一方古朴宁静的小天地,修篱种菊,品茗耕读,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崇山峻岭涌情怀●施良壮 年12月11日,我随汕尾市“文化之旅”行,穿过海丰县平安洞水库。 平安洞水库,平生第一次到达这里,相约在这山环水绕的千年古道中。这里,一边是巍巍青山,有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山色绿得逼你的眼,峰峦叠翠,仿佛密不透风,染成天然屏障。一边是巨大的混凝泥堤坝,连接蜿蜒起伏的群山,任峡谷波浪滔滔,总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 此时,晴空万里,微风轻拂。一方蓝天,映照在这片浩渺的绿水上,水也变得蓝蓝的,格外引人注目。微微的山风,轻拂明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仿佛绽开甜蜜的笑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红男绿女,在这里邂逅,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晴朗的天越发高远,高挂蓝色的大幕,把白云撒在青山上。翠绿的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亲密无间,手挽手,筑成绿色长城,守护着一湾悠长的溪水。温婉的水,极具灵性,如母亲河一样默默流淌,无私奉献,滋养着广袤的海丰大地,孕育着一方百姓。徜徉在堤坝上,走进山水相连的境界,如落入青山广博的怀抱,山越发壮美,更有风度,如荡漾在碧水温柔的港湾中,水越发秀丽,更有魅力。 芦苇,在水库边,是最常见的点缀,也挥舞着潇洒的身影,释放顽强的情怀。立在堤坝顶,硬生生扎进石缝,是道靓丽的风景,诠释着顶天立地的从容。立在山坡,摇曳着清风,将生命融进大自然。立在水边,放纵着蓝色的追求,吸吮着无边的养分。甚至在洲渚上,都有它的足迹、它的风采,它挺直腰杆,任风吹雨打,都要活出精彩的模样。 渡口边,一群准备穿越羊蹄古道的文友,容光焕发、谈笑风生,正等待着渡船,他们将要渡过这水库,去探访遥远的梦,去抚摸千年前留下的痕迹,去体验千年前滞留的时光。他们是幸运的,已然站在历史的拐角处,又要去见证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走近渡口,茫茫的水库,碧波万顷,水的彼岸,正是向往已久的羊蹄岭古道。我们小心翼翼地登上小船,个个喜出望外,只见船头如剪刀,破开水面,将它撕成两片碧浪,绕船同行,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有人尖叫、有人拍照,大家笑逐颜开,高谈阔论,将欢声笑语抛洒在水面上,我站在船头,深受感染,忘记了岁月,仿佛回到童年时代,此时,正高举着双手,做ok的手势,任相机定格,对着山头呐喊,任激情绽放。船在快速奔驰,有些摇晃,有人害怕,我可不怕。因为在海边长大,见惯了大风大浪,这点微澜算不了什么。 正当我沉醉在弄潮的遐思时,两岸青山飞逝而过,船也绕着港湾慢慢靠岸。我们一行平平安安,过了平安洞水库,去追寻那滞留在崇山峻岭的千古情怀…… 羊蹄岭里情意浓●吴庆华 我们坐船经平安洞水库,来到了羊蹄岭,大家一起徒步,走在曲径通幽的小道上。 循着小道,与文友们一边聊天,一边欢声笑语。还继续捕捉美景留影合照。此时最惹人注目的是,山间有一棵结满红豆的树,曾记得,唐代诗人王维写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走在相思树下,我手捧着红豆,跟它合影留念。并且瞬间赋诗一首:“红豆圆圆挂满枝,冬风摇曳寄相思。千年守候孤身瘦,骚客相逢恋此时。” 走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间小道上,我的心随风飘,柔情万丈。 继续前行,一排排翠竹,直冲云霄。看到这么多、这么高的竹子,真的让我大饱眼福了!我们都围着翠竹合影照相。大家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发出了高兴的笑声,震撼山谷,仿佛把山上的翠竹都笑弯了腰。我对翠竹的品质,赞叹不已!不禁又赋诗一首:“葱茏翠竹直冲天,雨打风吹又一年。品质清高身不胖,严寒酷暑守山前。”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翠竹林,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一棵树下,还挂着绳索,可以乘凉荡秋千的。有文友坐在绳索上,荡起秋千来,她在树下摇摇荡荡,如同树上的小鸟,在枝头飞来飞去一样。看着她,那么悠闲自在地在空中摇荡,非常地羡慕她。 我在看文友荡秋千,看得正入神,此时,对面客栈里,文友在叫我们去吃东西。我走进去,坐在凳子上,一看,哇!这里已经煮好了芝麻茶水,放着爆米花、花生,还有很多小甜品,放在桌子上,让大家吃。我们吃着、心里特别的高兴,我吃的是一份热情,一份浓浓的情意。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吃完点心后,我和文友们又继续去看山上风景,走在山间里,听到山涧水,流水潺潺,听到鸟儿啁啾,看绿树成荫,闻野花飘香。小道上,还看到特别有创意的一幕,不知道是谁,摘了一朵大红花,插在地上的牛屎上。过路的文友看了,都会心地笑了。多么搞笑的举动呀!我们一直走到山的尽头,看到一片酷似种地瓜的田园,还放着一把锄头在地上。此时,有文友拿起锄头想锄地。他舞弄了几下,看起来还像会劳动的人,我们都佩服他。 我们看完风景,又回来客栈里,准备吃午餐,桌子上已经放着热气腾腾的鸡粥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其乐融融。 我忘不了家乡的鸡粥午餐,忘不了这份浓浓的情意。千言万语尽在粥中留。忘不了,相思树下情缱绻;忘不了,翠竹幽幽直冲天。难忘这里的一山一水。 寻古探胜海丰行·陈辚 在人的一生中,虽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若是遇见一条古道、一处古遗迹,凭吊抒怀,是可借助思想和感情的羽翼,穿越光阴的门槛,与古人、与来者实现情感的对话。无疑,羊蹄岭古道和宋存庵古就是二处可访古寄情的地方。 年12月11日,汕尾“文化之旅·海丰行”让我邂逅了羊蹄岭古道和宋存庵。 虽是冬天,天公作美,阳光和煦,微风爽朗,我们抵达梅陇镇平安洞水库管理处与其他文友汇集。然后,大家分批乘坐快艇过平安洞水库抵达对岸羊蹄岭古道。羊蹄岭古道被群山峻岭包围,处于梅陇镇、赤石和鲘门三镇的交界处。羊蹄岭山峰之状酷似杨桃瓣,因岭高峰峻路险,亦仿佛似羊蹄,故有“杨桃岭”或“羊蹄岭”之称。 一条羊肠小道横卧于草木葱郁的山坡上,我们行走约米,来到黄爱君建在古道旁的家。黄爱君的家给人“小桥流水人家”,栅栏花木,鸡犬相闻的深刻印象。在他家里,大家吃一些发粿、煎饼等小食后,便整装上路,踏上蜿蜒深入山峰的古道。沿途景色鲜美,格外幽静,草木蕤葳,五光十色的山花恣意开放,小溪淙淙水流声和小鸟的鸣叫声,乐趣无边。沟壑处有小木桥横卧,但因铺石头的古道被破坏严重,路面潮湿泥泞,又崎岖不平,开始几公里只能见到零碎的石板路,直到上了密林密布的半山腰,才看到几段垒建的古道,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让我们得以展开想象的羽翼穿越到古代去,听一个关于古道的故事。 羊蹄岭古道最早形成于西汉,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海、陆丰及潮州诸县来往惠州、广州的必经驿道。现古道岭上有清代《重修羊蹄岭庵祠碑记》、“东关”碑文和烟墩等文物古迹。在草木掩映的石阶古道攀行我很自然就想到家乡先贤明嘉靖年间进士李实于嘉靖四年(年)赴广洲乡试路过羊蹄岭写的诗《过羊蹄岭》: “朝闻羊岭鹧鸪啼,荒草凄凄路转迷。 莫道哥哥行不得,马头南北又东西。” “古道西风瘦马。”当我在崎岖不平的古道行走时,很自然地想到古代的军队、官员、百姓、商贾曾经来过,脚下的古道定有他们踩踏的痕迹,俯身轻抚每一块修道的石头,深深呼吸一口蕴含着古韵的新鲜空气,寻觅着古迹斑斓的石头开放的文字,感念我们先人的艰苦劳动,让我们看到历史文明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当天因岭上庵祠修建阻挡路途,我们只好半途折返。中午,大家在黄爱君农舍吃了一餐香喷喷的鸡粥。小憩一会,大家便坐船转车奔向鲘门参观宋存庵古遗迹。 宋存庵古遗迹位于鲘门镇镇北一公里的南山岭下,现存一座两进三间的残破庙宇。沿着一条绿树掩照的惠潮石板古道行走约6分钟,便抵达遗迹处一小平町。清越的梵音袅袅传来,一株茂盛的榕树遮挡住夕阳的光芒。庙宇正门额题有“宋存”二字,这也是宋存庵得名的来由。移步进入,只见二个低矮简陋房子,左边供奉宋端宗及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右边供奉是三圣佛。转入左侧,建于乾隆廿七年(年)的庵宇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草丛微晃,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足音。后山坡的一巨石上刻有“壮帝居”三个字,苍劲雄浑,泛烁着红色的光芒,透着古朴韵味。我久久地凝视之,眼前仿佛飞扬着宋朝君臣鲜活的面容,在光阴里扼腕沉思。据《海丰县志·古迹》载:宋末景炎元年(公元年),宋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及陆秀夫、张世杰等兵败南逃至此宿营。当晚发生地震,山摇地动,蛙声与蚯蚓嘈声不绝,端宗命侍从剪纸戏作枷象,其声遂止。接着,陆秀夫奏主恩准,在岩壁上以剑疾刻“壮帝居”三字,地震顿时平息,君臣安寝。现岩壁上“壮帝居”三个大字为明代官员莆见川雍澜于嘉靖十八年(年)题写,现已列入国家二级文物古迹。 “如何,遣情情更多。”在宋存庵古遗迹上,在古道边上,我低徊漫步,夕阳山外山,芳草碧连天。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轻盈悠荡,心灵空旷辽阔,浸入一种前见古人、后见来者的体悟之中。这数百年前的古道、遗迹,让我们得以与古人如此接近,所寻所觅的古韵,原来它们一直就在这里,等待我们后人前来探访,触摸、倾听古人留下的文化历史足音。 去羊蹄岭(外一首)●刘映辉 忽然想到避世。要远离江湖 就坐上小小的舟子 到远远的地方去 没有羊。那里羊粪 新鲜,排成羊蹄状 脚踩在青青的草地 好像羊哞哞叫着。哞哞 到处是羊 羊在天上 一群白羊,灰羊,黄羊,黑羊 它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独自漫步 羊在古道里洁身自好 它们矜贵骄傲 长长的篱笆是它们的贞洁带 那么多羊。哞哞 我也羞怯地叫着 虚掷青春。潜意识里的善良 终于完整呈现 壮帝居感怀 还在亲娘怀里撒娇的梦中 忽然龙袍加身。三呼万岁 山万岁,水万岁 家国万岁 只怕赵氏皇族,没有哪个万岁 如斯览阅大好河山 把金銮殿。坐在舟车劳顿上 跳房子。掷骰子。藏钩子 君臣相对,黑子吃不了白子 幼主的童年在路上 幼主的宝座在民间 躲兵祸,逃兵难,避地震 呛海水 从来没有哪一个君王 喝令宝剑刻字 震住地动山摇。可惜 军心不稳。民心涣散 一口海水,淹没了江山 想那年 姹紫嫣红开遍,满园锦绣 只剩下。断墙颓垣 三呼万岁 9岁的小万岁,做不了自己的主 一个覆灭的王朝。成就 几代忠臣的气节 转自:汕尾日报17.03.05 善为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xt/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所有人对不起,我要去漳州了这里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