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15

分钟

连续几天阴雨,倒春寒使我们都一下从烈日炎炎的夏天回到寒冬腊月,昨天刚把短袖衣夏裙穿出门,今天又忙着裹上最能保暖的羽绒服,才过回几天冬日,这不天又放晴了,艳阳高照呢!看着衣柜里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在那呢,塞得满满的,也不知道该收起哪些?算了,还是赏花去吧!朋友都说岗山水库的黄风铃木开得正欢呢,也去凑下热闹一睹新晋网红尊容吧!叫上老嫲我们一起踏春去。

          

不知因何折断

随风飘荡

还真像风铃

来之前我们都以为风铃木就在水库边上,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是在附近山上呢,得爬一段山路才能近看,早知道还真不敢带老嫲过来,毕竟也八十多高龄了。谁知道她爬起山来,比我轻松利索多了。

路上偶遇了“落地生根",正是花期,花开灿烂,团团红花,煞是好看!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它成片长在人家厝顶上,不大受待见,因为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太好生养了,叶子掉落就能长出幼苗,也不用浇水,不需要多少沃土,更不用说施肥了,就这么听天由命地生长着!也许因为不受待见才努力长得这么好看吧。

回到家翻看照片

恍然间以为是葡萄

          

走着走着,老嫲发现一株矮小的植物,她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经常用来煮汤的“苦刺”,现在正当时,是比较受欢迎的野菜,吃起来苦苦的。

仔细观察一下,发现边上也有一株。老嫲一眼看过去就告诉我,这株不是,叶子很像,但是这株没刺。我定睛一看,还真的哦,这种是藤状的!“那这是什么?”我问。老嫲说她也不知道,我拍了几张照片,当时就想直接发图片问朋友的,谁知发现手机拍得模糊不清晰,后来请教过不少朋友也查了一些资料,都说是白簕。

写过《潮菜天下》的潮汕“美食学家”张新民老师有文章介绍过苦刺心这种潮汕人民喜爱的食物。

          

  苦刺心

苦刺一直被认为是潮汕独有的野菜。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这样记叙潮州这种奇特食物的:“苦菜一名苦刺,系野草之一种,丛生茂盛。清明时妇女儿童持小竿竹篮随打随拾,归来洗洁,与豆芽同煮。俗传食之可以清血解毒。”之所以要用小竿竹篮去打拾苦刺,一是因为苦刺是一种长着锐刺的攀援灌木,直接用手采摘很容易就被扎伤;二是采撷的不是苦刺枝头的嫩叶,而是从地面上冒出的新芽。这种笋芽一般有尺来长,俗称“苦刺心”或“苦刺箸”。打时要蹲至茂密的树丛下,发现刺心就用带钩的竹竿将它们钩搭出来,随手拾进篮子里。

  到了夏天,苦刺就开花了。潮歌《刺仔花》这样唱:

  刺仔花,开白白,大厝阿娘在挨麦。

  大姑舂,二姑簸,红车仔,纺绞线。

  另一首流传更广的《刺仔花》则这样唱:

  刺仔花,白披披,阿妹送饭到田边,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支。

  刺仔花,白抛抛,阿妹送饭到田中,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双。

  这两首潮歌都用刺仔花起兴,说明苦刺是潮地一种常见的植物,曾经伴随着潮人的先民走过了男耕女织,恍似《诗经》所写的牧歌式年代。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经常在田园或坟地见到长着苦刺的围篱。这些苦刺篱笆一般是人工栽种的,但过后就无须再去照管它们了——这意味着苦刺仍然是一种保留着野性的植物,最初的被插种,大概只能算是一闪而过的从良念头而已。

  撰写本文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与写蔗头龟类似的极困难的问题:需要确定它们的生物学分类和分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眼光,一种事物,唯有将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坐标或更大的时空之中,才能够看清它的本质。以苦刺来说,我们只有走出地方俗称的谜团,才能弄清所面对的是哪一种野菜,哪一种植物。

  在旧潮州府范围内,其实还流传着不同的苦刺食俗。第一,在河婆等客区,苦刺心是客家擂茶的重要成分,常常与茶叶、花生、芝麻、芫荽、芹菜、金不换等一起被放进牙钵里擂碎了食用;第二,海丰有一种具有保健疗效的苦刺心茶,相传是明代莲花山鸡鸣寺的印真和尚所创,因此又称“印真茶”,实际是用苦刺嫩叶晒干制成的。

  在今天,印真茶的主要成分苦刺已经被确认为五加科的白簕了。根据《潮汕植物志要》和《汕头市植物志》记载,白筋别名三加皮,三叶五加,苦刺和三叶苦刺(潮汕)。因此我们已经可以断定,潮汕的野菜苦刺也是同一种植物。从药用的角度看,苦刺具有与同科的五加相类似的功效——这让喜酒的我首先想到了能活血除湿的五加皮酒。清明时节,用骨汤和豆芽煮一碗苦刺心尝尝山野的味道,算得上是一种幸福吧?

看完这篇文章

突然特别想吃苦刺汤、苦刺丸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

边走边看边拍,挺快的,风铃木就在眼前了,一树黄花,不见叶子,黄得如此纯粹,又是一棵连着一棵,就是黄色的海洋,一时词穷,只能说美极了。

(下拉还有图)

真像村里广播站上的大喇叭

近处黄花远处绿树相映成趣

万里无云

这个角度看上去最像风铃

天蓝蓝水蓝蓝

这个路口左边的小门进去

爬几十米的小山坡

就能看到整片的风铃木

躺在树下往上望

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美

风铃木基本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子

难得有这棵树上有这么多的绿叶

风铃木嫩芽

春日暖阳

黄花风铃木,也称为黄金风铃木、巴西风铃木、伊蓓树,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是巴西国花。我国开始于年从南美洲巴拉圭引进栽种,它是一种会随着四季变化而更换风貌的树。春天枝条叶疏,几乎不见叶子,清明节前后会开漂亮的黄花;黄澄澄的花朵挂满枝头,美得惊艳纯粹,一般花期10-15天,夏天长叶结果荚;秋天枝叶繁盛,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冬天枯枝落叶,呈现出凄凉之美,这就是黄花风铃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现出不同的独特风味。

黄花风铃木的花语是感谢,

真心感恩所有遇见,

愿你我余生遇见即是美好!

没看风铃木之前觉得挺稀罕

看到了之后就又觉得........

没想到隔天带小朋友去西湖,

也遇见了黄风铃木

(凤栖楼南侧、虹桥西侧都有一株)

不久去揭东又看到了

远处建筑就是双峰寺

风铃木就在寺庙山后

(下拉还有图)

桂岭的风铃木规模也不少~

但是赏花的人摩肩接踵~

镜头不自觉地抬高,好多人

遍地狼藉,实在......

还是别要求太高,有地方赏花就行

岗山水库风铃木地址

广遥锋华路口直入几公里就到

(红色箭头位置)

桂岭双峰寺(驾校考场)

风铃木地址

考场入口左侧小路直入

(红色箭头处)

岗山水库还有不少其他植物

(下拉还有图)

洋紫荆羊蹄甲

木防己

鬼针草

刺果菊山莴苣

水茄刺茄山颠茄~

这种叫蓝花楹的树

看起来真像一幅国画

蜜蜂也忙着采蜜

生活如此美好

阳光如此灿烂

愿春天温暖你心

愿幸福与您同行

慢生活快读书感谢您的分享与订阅

分享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









































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zp/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