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从祁连山地到黄土高原

从河西走廊到甘南草原

羊群的身影随处可见

有人告诉羊小咩

不去甘肃吃只羊

今年的五一假期就白过了

如果你想知道甘肃人到底有多会吃羊

那么首先你得知道甘肃,到底有多长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东西蜿蜒多千米,总面积45.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4.72%。如果这样还没有什么印象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从纬度来看,甘肃从南到北共跨越了10度,共计公里,相当于1个法国+1个埃及+2个江苏省这么长。从经度来看,甘肃从东到西共横跨了16个经度,共计公里,相当于3.07个日本这么长。

西接新疆,东连陕西、宁夏,北有内蒙古,南临青海,每一位邻居都是“吃羊世家”的区位优势,再加上甘肃横跨东西多千米的巨长体形,足以使她兼收并蓄邻居们的“吃羊神功”,练就自己的“吃羊大法”。

在吃羊这件事上,甘肃人素有“囊括宇内,并吞八荒”的豪迈气势,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只羊可以活着走出甘肃。因为甘肃人民对于吃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甘肃买上一只羊,自西向东走去,还没出了甘肃,应该就只剩一堆毛了。

甘肃人有多少种“吃羊大法”?

甘肃人口构成复杂,有45个少数民族,羊肉是甘肃各地区、各民族最普遍的肉食。在长期的生活中,各地区、各民族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吃羊心得”。

你要问“甘肃人到底有多会吃羊?”我只能这么回答你:

在甘肃,买上一只羊,从西走到东,你不仅能见识到甘肃人是怎样从头到尾、从肉到骨、从内脏到骨髓吃掉一只羊,还能见识到烤、煎、蒸、煮、烩、焖、卤、炖、炒等各种“吃羊大法”。

在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中大致这样说过:甘肃多样的风土,养育了品种丰富的羊群,而聪明的甘肃人更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激发羊肉的鲜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羊肉格外的美味,也使得甘肃人对羊肉的品质和做法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面相比较于羊似乎是当地的主食,但甘肃人从不在面与羊肉之中做选择——他们有足够的智慧,让这两者在厨房里“握手言和”——当敦煌的胡羊焖饼、兰州的羊肉烩面片、金昌的羊肉垫卷子、会宁的羊肉包子端上餐桌时,面有面的香,肉有肉的鲜,你就知道什么叫“合作双赢”了。

在甘肃,吃起来“美滴很”、“攒劲滴很”,是对一只羊最高的赞誉。

甘肃到底哪里的羊肉最好吃?

无论是临夏的东乡羊,还是陇东的黑山羊,抑或会宁的羊羔,甘南的藏羊放养一夏后都已膘肥肉美。长风吹过,它们就走上了甘肃人的砧板。

千万不要问一个甘肃人“甘肃哪里羊肉最好吃”,因为你只能得到“哪里都好吃”的答案。从最西边一直往东,一路吃过来你就会相信:甘肃人诚不我欺,果然,都好吃!

河西走廊地区,吃的是烹饪方式

甘肃西头的河西走廊,大概是整个甘肃“烹羊大法”最集中且繁多的地方。

敦煌八怪第一怪就是“敦煌味道碱草羊”。这种羊,敦煌人吃了上千年,可谓“造诣颇深”。想吃煮的,一盘手抓肉端上来;想吃炒的,炒羊肉、炒羊杂应有尽有;想吃焖的,你得先说清楚红焖还是黄焖,免得弄混了;要是想吃烤的,那选择可就海了去了:烤全羊、烤羊头、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蹄、烤肉串、烤羊腰……

敦煌餐厅的服务员被问及“有什么羊肉”时,应该个个都是报菜名的高手吧?

敦煌往东就到嘉峪关了,城里的每个人都是烧烤高手。烤羊肚、烤羊皮、烤羊肉似乎已经不能展现他们高超的技艺,于是连羊骨髓也一并挖出来烤掉。

嘉峪关人烧烤有两个秘诀,一个是烧烤摊旁的铁桶,桶里滚沸着羊油,烤串短暂预烤后伸进桶里一蘸,快速锁住肉质中的水分,接下来第二个秘诀便出场了——撒上秘制的调料,再烤一会儿,外焦里嫩飘着香,便不由得你不咽口水了。

出嘉峪关往东,不能不在焉支山下的金昌吃一顿羊肉垫卷子,羊羔肉垫卷子是河西地区几百年来风行的一种风味名吃,金昌的风味则更纯正地道。金昌羊羔肉垫卷子讲究用料,配方严格,工艺精良,由于羊只主食咸草,羊羔肉质地细嫩,瘦而不柴,营养丰富,且无一丝膳味,堪称塞上佳肴。

羊羔肉垫卷子做法将羊羔肉剁成碎块,用清油暴炒,辅以葱段、蒜片、干椒,佐以姜粉、花椒粉、盐等调味品,加水焖至八成熟。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抹上清油,卷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焖炖到面熟肉烂,即可上桌。

是谓羊羔肉垫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羊肉与精面,刚柔并济,有羊肉之鲜美,更有河西优质面粉的地道嚼头,相得益彰,正是红花还得绿叶配,才子佳人,绝妙组合了。

吃完金昌,就可以直奔武威民勤县。

民勤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西南角水草丰美,其余地域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形成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极宜中天羊(湖羊与杜泊羊杂交的一种羊)生长。

在民勤,有句话叫“民勤羊、白水煮,香天下”,祁连山的雪水滋养了石羊河,也滋养了这里的沙漠盐碱地,民勤的羊逛着戈壁风光,喝着雪山融水,吃着罗布麻、锁阳等中草药长大,不但肉质紧实,而且鲜美无膻味。

黄土高原地区,吃的是肉的鲜

河西走廊地区东边,就是黄土高原地区。

逛过兰州正宁路的夜市,吃过兰州的羊肉面片,就可以继续往东,去吃甘肃人出门在外最心心念念的羊羔肉了。甘肃盛产羊羔肉的要数白银的靖远县和会宁县。

靖远属黄河冲积盆地,境内水草丰美,母羊们日食药草,夜饮矿泉,碱性的水草喂的母滩羊将小羊奶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候,就被靖远人送进了厨房。这种小羊羔,肌肉纤维细,吃起来鲜嫩异常。

羊羔肉也是会宁的特产,会宁羊羔肉肌肉纤维细,嫩度高,熟肉率高,汁液丰富,辅以10多种中药材为佐料,通过爆炒、红烧、黄焖、干炸、烧烤、清炖、清蒸等工艺进行加工的会宁羊羔肉,具有温中补气、健胃益肾之功效。

甘肃的黄土高原地区,还有一种叫腊羊肉的美食,是定西市陇西县才有的独特风味。这个名字读起来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是腊月里庆新春的羊肉,但见到实物就明白了。

陇西腊羊肉,实为“卤”羊肉,是陇西传统上乘食品之一。选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无公害健壮羊肉为原料,成品肉红亮美观,膘白如玉而不腻,肌红如霞而不膻,香醇可口,味美余长,不仅是馈赠佳宾的理想食品,更是陇西人抵御寒冷和孤独的心头好。

甘南高原地区,吃的是肉的香

说起手抓,想起临夏。这是甘肃“吃羊界”的一句密语。

临夏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处,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却养出了膘肥肉嫩的东乡羊。这种圈养的羊,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拥有“黄金肥瘦比”,肉质细嫩、口味醇香,清水里边煮一煮,就是一盘上好的手抓羊肉,配上柔滑劲道的河沿面片,端的是鲜美无比,越吃越馋。

临夏再往南,甘南高原上的藏民,在因海拔太高水温最高沸点只能达到80度的情况下,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烹制羊肉方法:

将羊肉放入羊肚中,加入香料后,把烧热的石头塞进羊肚封口。在多块石头的作用下,羊肚内部温度可达多摄氏度,像高压锅一样,碰到石头的羊肉焦香四溢、软烂浓郁又不失鲜美。这就是让人垂涎又叫绝的道食合。

作为甘肃人菜单上最受欢迎的肉类之一,羊肉已经完全驯服了甘肃人的胃口。天气转凉时,一定要去一趟甘肃,那里景色正好,羊肉正香。

你在甘肃吃过最美味的羊肉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

责任编辑:李军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zp/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