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纯纯的南山,美美的南山
南山趣 忍不住想要写在前面 (编者) 好久 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字 像温柔的白月光 流过童年的老屋 流过老屋门前那条潺潺的小溪 清清、轻轻 不经意、掀起往日的风 以及风中 丝丝缕缕的甜,和痛 ——让我们一起随着文中的南山 走进“卢新芳”美女的纯真清新世界 01 南山春 南山的春气暮春的一个下午,我带着孩子到南山去玩。到了地方才发现,长达九公里的健步山道上,居然人迹稀少——这个周末,人们怕是去别处游玩了吧!但,这样的情景倒是合了我的心意,我拉着儿子的小手,一路不紧不慢地走,一路欣赏路边各种花儿在午间温热的空气中盛放:紫的、粉的、黄的,星星一样清新而又美丽,从草丛中、石头后、树木的枝丫间一股脑儿地冒了出来,有的举了高高的茎,亭亭玉立,有的只附在滕蔓上,繁星似的闪烁着。和扬花的麦穂比着长的是面条菜,也是我小时候最爱挖的一种野菜。初春的麦田地里,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挎着篮子,一边跑着玩儿,一边用心地在碧绿的麦苗中间寻找这种野菜的身影。还有羊蹄甲菜,每一片叶子都像羊的蹄印,小时候常常担心,如果羊不走到这种草上,印不上羊蹄印,那羊蹄甲菜还会有吗?最好玩的是喇叭花了,采一朵花,一定要吮吸一下花的根部,那一丝清甜的味道,久久在唇齿间徘徊。就这样在暮春的斜阳里,假装自己仍是挎着篮子的小姑娘,采一朵花,吸了一口,儿子急急地问:妈妈,还甜吗?我不说话,怕那种感觉一不小心溜走了。02 夏日,遇见 遇见,真好! 初夏的南山,风轻云淡,路边的杨树,不时轻拍它尚显稚嫩的叶子,哗啦啦地与我们呼应。这边看了小花,那边又赏了小草,走走停停,直到过了五公里。忽闻雷声阵阵,又觉凉风习习。抬头见乌云从北面滚滚而来,甚感不妙。爱人提议快跑,在雨到来之前,赶到停车场,怎奈平时不锻练,还未抬腿都气喘吁吁。就让他先去取车,我和孩子在后面尽量赶。谁知这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乌云的脚步,不一会,铜钱大的雨点砸了下来。顿时,周围的庄稼,树木都浸润在雨雾里,四处一个住户也没有。奋力跑了大约一公里,远远望见一个高大的门楼,急急推门进去,轻唤了一声:有人吗?里屋的主人应声走了出来,大约六十多岁。妇人看了我们落汤鸡的样子,知道跑步的人遇到雨了,急忙招呼我们进屋坐。又找了干毛巾让擦拭淌水的头发,见儿子上衣湿透了,怕受凉感冒,把家里孙子的外套拿出来让披上。我被朴实的老人感动,雨中奔跑的懊恼一下子消失。和她拉家常的时候,得知她的孩子住在城里,孙子在玉川小学上学,自己和老伴在家种地,还养了十几箱蜜蜂。儿子听了,很是好奇,特想了解蜂蜜是怎样形成的,老人把摇蜂蜜的设备搬了出来。由于前天刚摇了一桶蜜,便硬要用凉开水冲碗蜂蜜水让我们尝尝,喝了这蜜水,方庆幸这场雨多么及时,这种幸福的感觉比蜜还甜。雨过天晴,走出老人的家时,见院墙外的花儿有雨点在花瓣上打着旋,晶莹剔透,蜂儿嗡嗡嗡的在花间穿梭。遇见,真好!03 暖暖的秋光 唉,这秋光 碧空蓝天,秋高气爽的周末,最适宜到城外的南山走一走了,陶渊明老先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寥寥两句,已经将“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的情景,描写得出神入化。 我则没有老先生的境界了,对我来说,能够扶老携幼,肆意地在这个富含负离子的天然氧吧里呼吸,已经是至高的人生享受。 回想起来,那天的南山上,最高兴的莫过于我的一老一少的两位亲人。妈妈对这里花草树木的习性,了如指掌,一路讲述,还不忘给小儿捡了许多栎树上落下的橡果。当年在老家东山的那片橡树林里,她天不明就去拾橡果,拾够满满两编织袋,就用扁担挑回家。妈妈说,那时候年轻,不知道什么是累,只想多捡些回来喂猪,五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要靠卖猪来维持。儿子不解,问外婆咋不让猪吃粮食哩。妈妈说,憨娃娃,粮食多稀罕哩,在生产队干活,咱家没有劳力,每年都是负工分,只有给队里补上工分钱,才能领回一点口粮,那一点口粮,都不够孩子们二个月吃。 妈妈忆往事悲凉,儿子听着满脸的忧伤。我不想让她们俩难过,忙指着一树红火的叶子,问妈妈,这叶子咋像小鸟的羽毛一样好看呢?妈妈说这是黄楝木,秋天的叶子是纯红色,橡树的叶子是红褐色。“柿树的叶子也是红色。”儿子忙补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让我想起,小学三年级学这首古诗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除过书中的枫叶是红色的,还有什么叶子到了霜降后也是红色的呢?我高高地举起手,朗声答道:“柿树的叶子。”老师夸我善于观察。那时九岁,和现在的儿子一样大,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充满向往,不知道当时生活艰辛的家庭,爸爸妈妈是怎样支撑着走过来。只记得放学后热腾腾的饭煨在灶上。妈妈下地还没有回来。哥哥们帮妈妈去几里外的山沟下挑水。猪在圈子里“唧唧、嗷嗷”的叫,姐姐忙铲了一盆橡果倒在猪槽里。天色已晚,鸡们踱着步回鸡窝的架子上睡觉,我赶紧关上鸡窝的门,以防可恶的黄鼠狼。 “妈妈,外婆给我逮到了大蚂蚱。”儿子欢呼着,我也来了劲,学着妈妈用棍子在路边的草地上轻划,蚂蚱一个个都被赶出来了。它们极快地弹跳着,刚摁住一只,就被它有力的后腿狠狠的蹬了几下,锯齿状的小腿还挺锋利,一不小心就把我的手指头扎出小血点。妈妈教我,要先摁住头,别摁背,这样后腿是蹬不到你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会逮了六七只。 妈妈说,蚂蚱也叫蝗虫。她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历过蝗虫灾害,她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赶蝗虫,蝗虫黑压压的像乌云一样笼罩过来,大人们抡起扫帚向空中挥舞着。当时谷穂已沉甸甸了,妈妈在谷地里跟着大人走,被相互缠绕的谷穗缠绕着走不出去,身上也被划出一道道的伤。她的爸爸跑过来抱起她,心疼地说“不赶蝗虫了!看把我的小白妞都划伤了。” 八十岁的妈妈回忆她的爸爸,回忆三岁时爸爸疼爱她的样子,依旧那样幸福。她说“只记得爸爸很高大,爸爸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好听。”爱她的爸爸在她三岁时去世了。这是妈妈唯一留下对“爸爸”的回忆。 唯愿时光你慢些吧!在暖暖的秋阳下,在南山的林间小道上,就这样陪着妈妈,听她讲过去的事情。 04 寂静的夜 奇妙而又曾经惧怕的夜 在南山的夜晚,乘着幕色走九公里,那种感觉神秘而有趣。当那轮又红又大的太阳落到山的那边时,整个南山便被夜色笼罩起来。静谧的环境里,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归巢的鸟儿们“啁啾”地叫着,急急地赶回自己的家。远处的山,近处的树,越来越模糊了,最后只有眼前的路还能看得见。天上不时有夜航的飞机经过,“轰隆隆”地震着人的耳朵,抬头望去,只见机翼上的两点亮光,在漆黑的夜晚里闪现。不知是松鼠还是其它什么小动物在林间窜过,出其不意地吓人一跳。在这个没有灯光的夜晚,能与大自然再次融为一体,是幸福的,也是充满敬畏的。此时,万物平等,互相理解。在地头坐下,听庄稼拔节的声音,听蟋蟀吟唱,听青蛙一展歌喉,听草儿间的轻声低语,你会感觉连心脏的跳动都在和着这些音乐的节拍。不再有烦恼,但凡有一丝的不愉快,都会被幽深的夜色,连同夜色里一切活跃的气氛所感染。但,面对深沉的夜色,除了敬畏之外,我竟然生出一丝畏惧来——这种畏惧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并且,由于这突然生出的一丝畏惧,我竟然莫名地想起小时候老家的夜晚。印象中,老家那时候的夜晚比这里更黑更可怕。由于听了太多神神鬼鬼的故事,夜自习的路上,最怕路过坟地。老坟地上的柏树非常粗壮,成了乌鸦和猫头鹰的栖息地,它们白天睡觉,夜里工作。犹记得它们叫声凄厉,再加上平日里听大人们说,这两种鸟一叫,准有人家要出倒霉事了。有时偏偏刚添了新坟,坟头的招魂幡在夜风里“??啐啐”的响。每当走这段夜路,我就腿肚子抽筋,越想走快,越是怎么也迈不开脚。头皮发麻,一有风吹草动,头发都要“炸”了起来。后来听人说,走夜路千万别往后看,因为每个人肩上都有盏神灯,扭头就会把灯弄灭。当时非常听信这样的话,现在想来,实在可笑——既然是神灯,哪有熄灭的道理呢?夜晚在没有灯光的山路上行走,那些往事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浮现。还好,南山离城里的家不远,初冬的南山,适合在夜色里走一走。05 作者简介 卢新芳,女,七零后,供职于济源农商银行轵城支行。愿拥抱文字,让它明媚我的眼眸,熏陶我的心灵,愿岁月静好,你我安然。 济源市商山四皓文化研究会 JiyuanInstituteofShangshanSagesCulture 由济源市商山四皓文化研究人员、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复兴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激扬清风正气。 (一)商山四皓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考证; (二)组织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三)学刊编辑、内容创意、品牌传播。 济源市东方国际公馆商务楼B座室 张群力王广厚姜燕济源市商山四皓文化研究会河南清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tijiaa.com/ytjxt/5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惊艳爆盆算什么,这12种花一开就成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